
悲痛!噩耗传来——
2023年11月9日22时,原二战期间日军“慰安妇”制度受害者纪录片《二十二》最后一名参演幸存老人李美金,在海南澄迈逝世,享年98岁。
导演郭柯本人在电影官微中证实了此消息。
至此,二十二,变成了零。
什么是“慰安妇”?
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军为了顺利实施侵略亚洲的战争,推出的一种军队性奴隶制度。
根据不完全统计,在二战中,我国被迫充当“慰安妇”的受害者超过二十万。
妇女被日军诱骗、强迫,沦为日军发泄欲望、任意摧残的奴隶。
她们在受尽各种难以想象、难以启齿的虐待,其中大部分当时就被折磨至死。
少数幸存者即便侥幸逃生,也是落得伤痕累累,甚至终生残疾。
1944年,日军在广西各个村庄烧杀抢夺,看到男人就杀,看到女的就抢,不论年龄。
24岁的韦绍兰和女儿也在野草地被一同强行掳走。
她被日军带去了一个叫做“慰安营”的帐篷中,几块布把一块不大的地方遮掩得没有一丝光亮,分不清白天黑夜。
墙角蹲着很多跟她年纪相仿的女孩,大家蜷缩在一起,不敢说话,十分恐惧。
这时一个日本人笑着走进来,不怀好意地在人群中扫视了一遍,然后拖着一个女孩的手兴奋地离开。
随后,房间里撕心裂肺的叫声传到了营帐里。
也许是因为害怕,也许是因为内疚,女孩们都哭了。
不一会,日军又掀开帘子进来,把魔爪伸向了另一名女孩。
韦绍兰也没有逃过,她被粗鲁地拖进一个阴暗的房间,推倒在一张狭窄恶臭的床上,无论她怎么挣扎,怎么大喊大叫,都无法逃脱。
事后,日军还对她拳打脚踢。
接下来的日子,每个女孩都被轮流拖进房间,虐待二三十次。
所有人的眼睛里都失去了光亮。
有人失去信念,半夜自杀;有人性情刚烈,将日军捅死;还有人企图逃走,但不幸被抓回来,接受非人的摧残。
把她们饿上几天再敲掉门牙,双手双脚捆绑在床板,上下其手; 切掉她们的某个器官,让野狗撕咬,最终活活疼死或感染致死; 更残忍的,还会用尖刀刺入她们的胸口,然后赤身裸体钉在墙上,直到血流干为止...... 而长时间被蹂躏不幸染上性病的女性,则像垃圾一样被直接埋进土里。
韦绍兰是幸运的,也是不幸的。
有一天她趁着日军交接班的机会,背着年幼的女儿跑出军营回了家。
本来以为噩梦结束了,没想到更可怕的在后面——
她怀孕了。
此后她的一生,都被“慰安妇”这个身份所折磨。
丈夫对她冷言冷语,周围人看不起她。
儿子罗善学自生下起就饱受歧视,终生未婚。
韦绍兰曾想过自杀,喝了药却被邻居救下来,直到2019年逝世,始终带着遗憾。
在那个时期,像韦绍兰、李美金这样的受害者数不胜数。
表面上,当年幸存下来的她们也曾过上与普通女人无异的生活,但只有自己知道——
午夜梦回之时,那段经历是如何折磨她们的一生。
电影《二十二》上映的时候,观众是惊讶的。
因为这种敏感沉重的题材,很多导演都不愿意去碰。
就连大众一提起“慰安妇”,都觉得这是件上不了台面的事,不应该拿出来公开大肆谈论。
2016年,央视《新闻调查》有一期的主题是讨论上海一座慰安所旧址的去与留,采访的路人,基本是这样的论调:
还有人发帖说,“讨厌自己当过‘慰安妇’的奶奶”。
她们悲惨的一生,轻则受人指指点点,重则被二次迫害。
“慰安妇”侯二毛的真实遭遇
直到现在,还有人将“慰安妇”和“妓女”划等号。
心痛!
悲哀!
他们骂的何止是一个个无辜的妇女,分明还有那个时期站不起来的国家。
关于“慰安妇”的概念,一定要加上双引号
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而截至目前,中国登记在册的“慰安妇”受害者,仅剩最后9人。
整整过去78年,这些步入耄耋之年的受害者,仍未等来一句道歉。
假以时日,这些老人不再被人提起,年轻人被完全“洗脑”,那这些屈辱的历史,就真的被抹去了。
郭柯曾讲过一个故事:
临别的那天,他塞给韦绍兰老人500块钱。
晚上再去告别的时候,他走进老人的房间,土房子,还漏雨,床看着一坐就会垮。
她让郭柯坐下来,然后笑呵呵地从很厚的衣服里掏出4个红包,在场的人一人一个:
“你们拿着这个钱回去,过年了,你们给妈妈买点糖果吃。”
本以为老人只是意思意思包个一二十块,打开却发现每个红包都包了100元,那一刻,郭柯感动到飙泪。
被伤害过,却没有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施舍,更没有“恃弱行凶”。
这是她们的尊严。
还有一位老人,当镜头拍摄到她时,她没有愤怒、也没有悲痛,只是半坐在床上,静静地、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。
当她看到《西游记》里孙悟空化身蓬莱山神仙,把银角大王两个手下骗得上蹿下跳时,老人开心地笑了,末了还忍不住唱起了歌:
桔梗哟,桔梗哟,桔梗哟,白白的桔梗哟,长满山野,只要挖出一两棵,就可以满满地装上一大筐。艾嗨艾嗨哟,艾嗨艾嗨哟,艾嗨哟,多么美丽哟,多么可爱哟,这也是我们的劳动生产。
每当我们描述被迫沦为“慰安妇”的这群女性时,都难免带上一些悲愤的色彩,但万万没想到本该沉重的纪录片,听到的却大都是老人们的笑声。
是啊,开心地活下去,比什么都重要。
或许较真的不该是她们,而是还有能力纪录历史的我们。
陈林桃老人说:“希望中国和日本要一直友好,不要再打仗,因为一旦打仗,会有许多人死去的。”
但这些年来,日本人暗戳戳恶心中国的事,从来没少过。
2017 年 1 月,一 B 站著名 UP 主在东京旅游时发现,其居住的东京 APA 酒店客房的日本书籍中,否认了南京大屠杀罪行,和韩国慰安妇的存在。
2017 年 7 月,日本动画导演山本宽美化日本侵华战争,“日本在二战时让占领地区富裕起来了,教育了当地人民,提高了识字率。但日本国内自己却陷入挨饿的境地。”
可能你觉得,现代日本年轻人早已不关心历史,总有一天真相大白。
然而事实是,靖国神社每年参拜的游客超过五百万人,留言簿上满是年轻人对先辈的崇拜:
“我们日本人今天的幸福,要感谢先人的伟大功绩” “我会推荐给更多人,我为有这样的展馆而骄傲”......
这,才是日本年轻人的态度。
她们在等日本人的承认与道歉,而日本在等待她们悄悄死去。
如果她们活着等不来一个道歉,就让我们活着的人记住这些血淋淋的屈辱和牺牲。
遗忘屠杀,就是二次屠杀。
最后,请记住她们的面孔和名字!
*参考资料:
人民日报、上师大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、纪录片《二十二》官方微博
*注: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。
最近发现微信推送机制变化,
很多读者反映总错过推送,刷不到我们了,
所以木棉姐姐恳请大家“星标”我们,
多多“点赞”“在看”“转发”哦!
这样就能保证第一时间收到文章啦!
希望我们不要走散~
